身邊很多景觀方向的同學都很喜歡SASAKI的分析圖風格,小編也是其中一員,不光因為其大膽的配色可以讓你的作品從眾多圖紙中脫穎而出,更因為這種分析圖風格非常清晰的表現了景觀規劃的結構和重點,讓人快速理解設計的架構和空間體驗。
我們先來看兩幅圖,分別是SASAKI事務所的原圖,和小編自己方案中的圖紙,是不是有種美妝博主仿妝的既視感,哈哈~

Sasaki’s "Forest City" Master Plan inIskandar Malaysia

by Hannah Hu
我們接下來的內容分為原圖解析&圖紙繪制兩部分
首先,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原圖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~
圖底比例決定了圖面視覺上的色彩平衡,并且引導觀眾找到重點,過多的“圖”會讓重點迷失。3-7原則是小編多張圖紙繪制的經驗總結,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上下浮動。這張圖里城市結構、功能、空間是圖,其他白色建筑和水面是底。當然了,圖底都是相對的概念,并不是說白色就是底,彩色就是圖。

我把上面所說的“圖”中的內容,概括為結構和重點兩方面,結構指城市的軸線,道路等線性元素,重點是指建筑組團和城市空間。這兩方面必須是主次分明,層層遞進的,這也是人們理解一張圖的讀圖過程。以結構為例,按主次分為城市綠色景觀帶-green connection,濱水景觀帶-urban promenade,連接城市內部與濱水的步行街(深橘色單箭頭);重點按主次分為左側濱水廣場及建筑-immigration office,右側cultural center 和residential amenity。主次區分可以運用圖面處理的復雜程度,即投影,漸變等效果以及顏色的色相,明度以及飽和度調整來實現。

氣氛的營造可以引導觀者想象和體驗城市空間,一般城市設計的尺度很大,大家難以想象身處其中的體驗如何,但是如果圖內強調了人體尺度的元素,比如建筑的底層界面,步道等,再加入人群活動場景和植被環境,就很容易產生代入感,也使得整個畫面活潑生動。

OK,道理講了這么多,我們實際操練一下試試看吧~
首先第一步是導出底圖,這里SU底稿需要兩個部分,全場景PDF線稿和建筑體量的明暗部。導出方法:SU窗口-樣式-選擇(天空和地面都是白色的樣式) -編輯(只勾選輪廓線,線寬為1,顏色為灰色);窗口-陰影,陰影這里只要將光線調整到可以區分建筑體量的三個面就可以了;最后,文件-2D導出-PDF。


運用AI實時上色功能,進一步弱化底圖。全選,對象-實時上色-建立,將線和建筑體量顏色調整為更淺的灰色;在AI里選好顏色之后,用實時上色工具(快捷鍵K)鼠標左鍵連點3次可以一次修改全部顏色,快速減少工作量,這就是為什么在上一步SU的陰影里要區分建筑的明暗面。


水的紋理可以自己畫一個藍底白點的矢量圖,拖拽進入色板,用實時上色工具點擊水面部分。

圖中想要表現最主要的GREEN CONNECTION從左側滲透進入城市空間,如果直接畫的話很生硬,這里用上方工具欄-效果-3D-旋轉,調整箭頭到符合城市空間的透視,之后邊緣加粗強調。為了增加真實感,截取部分被箭頭遮擋的底圖,放在箭頭前面,呈現出一個正確的遮擋關系。


同理可用于濱水的URBAN PROMENADE,為了增強存在感,這里運用了明度較高的橘黃色,并且下面添加陰影進行強調,效果-風格化-投影(模式為正片疊底)。如果還有次一層級的箭頭,大家可以用粗細、顏色和樣式進行區別。


這里的城市空間處理包括內部的建筑和城市廣場。依舊使用實時上色工具(快捷鍵K)進行顏色填充,大家可以根據所選的分析圖參考進行顏色分配,但是要注意運用色相,飽和度和明度,描邊等來區分主次和前后景。比如這張圖里最重要的公共建筑是粉色,同時用描邊和虛線進一步強調存在感;其他遠景建筑組團多為冷色,比如藍色和紫色,以此進行區別。
濱水的廣場這里用明度最高的黃色進行強調,同時細化內部的下沉庭院綠化和多層活動路徑,體現這里豐富的空間變化。

在重點的城市空間內部,突出近人尺度的底層商業,將人群分散至重要的區域,如空中連廊,濱水步道,下滲庭院等;植物也要放在適宜的空隙里,不能遮擋圖內的重點。人和植物可以用畫筆工具,打開窗口-畫筆,將矢量人和樹拖拽進右側窗口,確定,下一步根據需要定義大小和間距。


帶有透視的字可以用左側工具欄傾斜工具進行拖拽,最后符合場景透視。T輸入文字-右鍵(創建輪廓)-傾斜工具。比較小的文字都可以這樣處理,比較快速,如果字的面積很大,這里還是建議用3D透視工具,更加準確。

曲線上的文字可以用左側工具欄內路徑文字工具進行編輯,首先復制一條曲線路徑,點選合適的位置插入,如果發現文字是反方向的,可以點選曲線,然后在上方工具欄里找到對象-路徑-反轉路徑方向來變換方向。游船的處理與前面的箭頭一樣,效果-陰影。

這樣從大的結構到細節處理之后,分析圖就會變得清晰而生動啦!

最后,我們再用一張動圖回顧一下完整的制圖過程吧~

大家對sasaki原圖的方案感興趣的話,可以戳下面的鏈接:
http://www.sasaki.com/project/383/forest-city-master-plan/
http://www.lac-studio.com聯合 Linking | 學術 Academy | 創新 Creation
有這個模型嗎/想試一下
Hasaki?